| | 添加收藏 / 设为首页
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法院执行 人民陪审 专题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 队伍教育整顿

 

能力作风建设年|担心老人被诈骗,防骗口诀一起练!

发布时间:2022-08-08 10:05:54




    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攀升,

   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

    信息闭塞、需要陪伴、

    渴望健康、认知较弱等特点,

    炒作概念,虚假宣传,

    设置陷阱,骗取老年人钱财。

    “低价旅游”、“以房养老”

    天价“保健品”、无资质“神医”

    爱情“陷阱”

    ……

    花样不断翻新

    令老年人防不胜防

    老年人防范意识本就不强,尤其一些空巢老年人本就比较孤独,如果骗子一旦打起“感情牌”就很容易被感动而信任对方。加上网络科技日益发达,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低,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较弱,更加容易上当受骗。

    诈骗专盯老年人,

    儿女不能常陪伴。

    严防死守有疏忽,

    被骗过后悔莫及。

    老年人防诈骗“顺口溜”

    便民惠民花样多,声音温柔又会说;

    网上购物便利多,设置限额准没错。

    上门服务盯老人,巧编名目骗信任;

    执法办案有规范,怎会汇款到个人。

    独居老人要设防,生人敲门细端详;

    买药看病到医院,身心才能有保障。

    冒充中介能放贷,冒充专家会理财;

    纵然手段千千万,让您汇款都是骗。

    街头算命称消灾,迷信法事把你宰;

    古董字画贱价卖,存心捡漏想发财。

    飞来大奖莫欢喜,反复套钱洞无底;

    视频聊天借你钱,多半对方在演戏。

    遇到大票找小票,真假纸币看仔细;

    私换外币要留意,多是骗子耍诡计。

    千万莫借银行卡,谨防骗子盗密码;

    神医治病全是假, 别听骗子说瞎话。

    汽车退税有猫腻,骗取存款是目的;

    家庭情况要保密,不明来电多警惕。

    天上不会掉馅饼, 凡事皆由贪念起;

    一旦上当受了骗, 怨天怨地怨自己。

    法官提醒

   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 第二百六十六条 【诈骗罪】

    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